|
![]() | ||||||||||||
華山園區歷經多次面貌轉換,昨天由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揭幕,重新開放啟用,讓這個古蹟活化使用的藝文空間,以原有舊廠區建築群結合新增加的中央藝文公園區,以嶄新風貌再次呈現在國人面前。
利用傳統竹材編織手法,藝術家王文志再以巨型酒瓶、酒杯相扣連結意象,代表與市民再次重逢的莫大喜悅,這個以「重逢華山」的設計主題,先從改變空間的外觀造型做起,讓民眾得以由此步上華山門面,發現一個嶄新的藝文欣賞角度,增加由園區往外窺探的心靈空間。
立委李永萍昨天也參加開幕式,她說,八年前地方人士有意將華山開發成商業區,她不惜和藝文界站上同一陣線,經過爭取,才使華山園區得以保存下來,如今更在文建會的重新規畫下,成為服務國內表演團隊排練演出的場所,期待文建會能夠繼續支持,讓這塊文化園區發揮最大效益。
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指出,各界對於各種規模不一的藝文展演場地需求若渴,而華山文化園區位於台北都會首善之區,更應以台灣「新文化的醞釀平台」自許,畢竟造新的場館容易,維護整修舊有建築物需要投入更多元的觀點,才能吸納各種不同形式、層次領域的文化,讓既有園區空間創造更豐富多元的可能性。
文建會說,仍會繼續推動華山藝文之星的計畫,但不會占用太多華山文化園區腹地,反而會採新舊並存方式,以期建立以藝文為主、專業與專用的優質場地。
華山文化園區現階段雖然僅屬短期修繕完成,各項功能仍盡量滿足各界的需求,園區除將開放更多館室空間,以提供多元的排練與展演使用;尚有華山部落格、藝文資訊站、圖書資料教室等服務設施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想當初華山也是危危可岌,其狀況比現在的樂生還糟糕,
公有地,在市中心,所牽涉的利益是非同小可的,
但是在各方的奔走與支持下好不容易留了下來,並且為台北市民創造了一個新的活動空間,
我不願說是台北市的水準比較高,寧可認為是華山附近的居民比較少,附近住戶也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,
讓華山的保留與發展能比較順利的進行,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有得到了好處,華山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...
相反的,樂生的保留到現在仍然停留在人權的議題上,在這方面努力的人們雖然提出了共構計畫,
但仍然看不出來保留樂生能為當地居民帶來什麼樣的好處,大家只知道保留樂生會造成捷運的延遲通車,造成更多人的不便,
在有弊無利的情況下,當地居民會有不支持甚至反對的情形是可想而知的...
我覺得新莊地區正好缺少一個類似華山的地方,
樂生有著比華山更好的條件成為新莊樹林的文藝中心,
或許樂生的未來不必要一定是跟人權有關,
或許樂生可以變成更多人的樂園,
或許痲瘋病不再是樂生的全部,
要保留樂生,大家退一步,或許真的可以想出點什麼....
否則,樂生拆了,倒楣的,失去的,還是大新莊樹林的居民們,
為了捷運,我們得到的捷運車站,除了變電所,除了廢水處理場外
我們還失去了一塊寶貴的空間....
深思啊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